聚焦工業生物前沿,聚谷氨酸龍頭企業-軒凱生物,沖刺科創板IPO
近年來,生命科學基礎前沿研究持續活躍,生物技術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并加速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為人類應對生命健康、氣候變化、資源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等重大挑戰提供了嶄新的解決方案。
作為生物產業的支柱,工業生物技術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攻方向。工業生物技術被稱為“白色生物技術”,為醫藥生物技術(“紅色生物技術”)提供下游支撐,為農業生物技術(“綠色生物技術”)提供后加工手段。
目前,科創板擬IPO企業軒凱生物已披露一輪問詢回復,公司以工業生物技術為核心,以發酵工程、代謝工程、合成生物學等學科為基礎,構建出“原始菌種選育/工程菌種設計—發酵或酶催化—產物分離及衍生化—產品配方研究—形成制劑產品”的完整業務鏈。
工業生物技術為全球工業可持續發展帶來希望
傳統石化、化工生產活動對化石資源持續消耗,人類活動對于化石資源依賴問題與日俱增,同時環境污染、安全風險問題日益成為社會高度關注問題。工業生物技術的應運而生,是被認為工業可持續發展最有希望的技術。
工業生物技術以微生物或酶為催化劑進行物質轉化,用來大規模生產化學品、醫藥、能源、材料等人類所需品,是解決人類目前面臨的資源、能源及環境危機的必要手段。
2022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推動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融合創新,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產業,做大做強生物經濟。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2022年12月修訂)第四條規定,科創板IPO企業應屬于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如在生物醫藥領域,主要包括生物制品、高端化學藥、高端醫療設備與器械及相關服務等。
軒凱生物的產品是通過微生物發酵法和酶催化法等工業生物技術生產的微生物、微生物分泌物和酶催化產物等生物助劑以及基于配方技術形成的生物制劑產品,符合國家藥監局2000年發布的《中國生物制品規程》中關于生物制品的定義,即“生物制品系指以微生物、寄生蟲、動物毒素、生物組織作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學工藝或分離純化技術制備,并以生物學技術和分析技術控制中間產物和成品質量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劑”。
因此,軒凱生物屬于規定中的“生物制品”類科技創新企業,屬于生物制品行業領域。
近年來,我國出臺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及行業政策,將微生物發酵法的微生物、微生物分泌物及酶催化產物等作為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產品,推動綠色生物技術在動植物營養、日化、醫藥化工等領域的應用。
軒凱生物所在行業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業務符合國家科技創新戰略與產業政策文件要求。
發酵液產量超2萬噸,國內聚谷氨酸產量規模第一
軒凱生物產品范圍涵蓋微生物(枯草芽孢桿菌等)、微生物分泌物(聚谷氨酸等)、酶催化產物(殼寡糖等)等。
在核心產品聚谷氨酸方面,軒凱生物已形成100噸級發酵罐連續生產能力。2022年,公司發酵液產量已超過2萬噸,在國內聚谷氨酸產量規模最大,從產量上看在我國聚谷氨酸細分行業排名第一。
聚谷氨酸全稱為γ-聚谷氨酸,是自然界發現的少數幾種由單一種類氨基酸聚合而成的天然聚氨基酸之一,是環保型生物高分子材料。
每分子聚谷氨酸含有1,000個以上的超強鎖水性基團(-COOH),使其具有高吸水性、高黏性、中微量元素(金屬)螯合性、增效緩釋等多重機能,并在自然條件下可100%生物分解。
經過10余年的積累,軒凱生物在微生物、微生物分泌物、酶催化產物等方向積累了二十余種自產生物助劑產品,通過自主研發的微生物源組合生物刺激素技術(MCBT),打通了自研-自產-原料銷售-農用制劑銷售的全業務鏈,實現了上下游途徑貫通。
與進口生物刺激素相比,公司植物營養領域生物制劑產品從田間使用效果、性價比及產品獨特性角度均優于進口同類產品,實現了進口替代。
目前,軒凱生物的聚谷氨酸、泛菌多糖已應用于大型肥料與農藥企業,包括云天化、新洋豐、隆源農業、河南心連心、湖北鄂中生態等國內農化頭部企業,顯著推動中國化肥農藥行業的科技進步。
在食品領域,軒凱生物開發出鈣型聚谷氨酸鹽等產品。鈣型聚谷氨酸作為營養助劑,可以增加人體對鈣的吸收。2022年5月,公司聚谷氨酸產品取得了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NSF)GMP證書和CoC證書,獲得出口歐美等發達國家并應用于食品和膳食補充劑的認可。
而在日化領域,聚谷氨酸具有長效保濕和促進皮膚健康的功效。軒凱生物生產的化妝品級聚谷氨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化妝品原料中具有安全、天然等優勢。
構建產業化研發平臺,打造工業生物技術完整業務鏈
經過長期的研發投入和工藝改進,軒凱生物以發酵工程、代謝工程、合成生物學等學科為基礎,構建出“原始菌種選育/工程菌種設計—發酵或酶催化—產物分離及衍生化—產品配方研究—形成制劑產品”的完整業務鏈。實現了上下游途徑貫通。
公司通過野生功能菌種的定向篩選與自馴化技術、工程菌種設計與生物酶高效生產技術構建優質菌種庫(71株原始菌種和2株工程菌種),圍繞以微生物細胞工廠為核心的發酵生產工藝和以酶催化為核心的酶法生產工藝,形成微生物高密度發酵與形態調控技術、酶催化反應與產物分離純化技術、生物聚合物分子量精準調控技術、高粘型生物聚合物分離提純與定向成型技術等一系列核心技術。
與此同時,軒凱生物牽頭主持或獨立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農業科技攻關項目、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項目等多個科研項目,作為牽頭單位主持制訂《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行業標準:γ-聚谷氨酸》(QB/T 5189-2017),設立了江蘇省農用生物制品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植物生物刺激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及產業化平臺。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公司獲得已授權發明專利21項,其中已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為14項。同時,公司及核心技術人員榮獲多項榮譽獎勵,包括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14年)、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2年)、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銀獎(2020年)、第十八屆中國專利優秀獎(2016年)、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技術發明一等獎(2013年)等全國性榮譽獎項。
未來,軒凱生物也表示將繼續堅持“科技創新、市場驅動”兩個協同發展戰略:堅持“科技創新”,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優化產品鏈與技術儲備,不斷突破技術瓶頸,以技術優勢不斷強化產品優勢、生產優勢,形成公司持續增長的科技驅動力。堅持“市場驅動”,夯實“植物營養”基石;拓展“動物營養”板塊;加快日化、食品、醫藥、水處理領域布局,讓科研惠及百姓、造福民生。
推薦閱讀
快訊 更多
- 07-19 20:30 | 振德醫療副總經理韓承斌辭職 2022年薪酬為137.3萬
- 07-19 20:30 | 天融信的全資子公司天融信網絡擬以5000萬設立全資子公司天融信雄安網絡安全技術有限公司
- 07-19 20:29 | 三友化工全資子公司總投資19.62億建設年產4萬噸氯化亞砜、年產5萬噸氯乙酸、年產9.8萬噸燒堿項目
- 07-19 20:29 | 愛麗家居擬在墨西哥新設墨西哥子公司并投資建廠 生產基地總投資額不超過3000萬美元
- 07-19 20:28 | 工大高科中標物料溯源管理平臺 中標金額1055.49萬
- 07-19 20:28 | 太極實業子公司十一科技中標儲能電池超級工廠和新能源電池研究院一期項目 中標金額約17.5億
- 07-19 20:28 | 寧波建工控股子公司中標寧波市鄞西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施工項目 中標價4.16億
- 07-19 20:27 | 哈森股份股東珍興國際減持441.15萬股 套現3144.85萬
- 07-19 20:27 | 賽伍技術股東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減持575萬股 套現1.11億 2022年公司凈利1.71億
- 07-19 20:27 | 躍嶺股份副總經理萬坤減持4.73萬股 套現49.9萬 2022年公司凈利260.16萬